“竹木双馨——戚学慧竹画、黄小明木艺联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幕
竹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见竹的身影。东阳木雕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5月18日,“竹木双馨——戚学慧竹画、黄小明木艺联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幕。
图片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
此次展览以竹画、木雕为媒,较之中茶博以往以茶器、茶文献、茶故事等为主题的展览,是一次突破,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对“多元”“包容”的生动阐述。展览共展出戚学慧、黄小明两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59件,其中戚学慧竹画作品30件,瓷画作品10件,黄小明木雕作品19件。配合此次展览,中茶博前期还推出了“竹木双馨——戚学慧竹画、黄小明木雕艺术联展”线上展览,在展览形式上也是一次“多元”化的新探索。
图片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
展品既有大体量和大尺幅的巨制,如黄小明先生《吉祥花鸟六条屏》、戚学慧《三色竹》等,同时也有精致灵巧的小品,如戚学慧先生的《德化瓷朱竹茶杯(釉上彩)》等。戚学慧先生擅长画竹,作品上法宋元,下参明清,出于造化,得于心源,画风清雅,师古出新。其竹画作品,墨法为浓墨、淡墨、焦墨、枯墨并用,变化丰富、形态多样,题材有晴竹、雨竹、风竹、新篁等。黄小明先生的木雕作品,所用木材种类众多,如椴木、楠木、柚木、樟木、花梨、红豆杉、紫檀等,刀法有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镂雕、圆雕等。其题材广泛,有取材于佛教的《佛本生故事》《佛源》,也有取材于道教的《神通图》,还有取材于国外名胜的《新天鹅堡》《高棉的微笑》等,风格多样,或古雅清丽,或雍容大气,或简洁明快,或肃穆端庄。两位先生是著名艺术家,也是文人雅士,更是资深茶人。来自大自然的茶,滋养了他们的艺术灵性,丰富了他们的创作内涵,可谓“竹木双馨,茶香缭绕”。
图片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
在展厅内,还有两篇评述文章,别离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传统的力量——有感于戚学慧艺术》,以及杭间(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拓进中的新美学——黄小明与传统木雕的现代转型》,这两篇评述文章或许能让不雅观众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本次展览将展至7月17日。
浙江打造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游你满意】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游客满意度数据,实现旅游业移动端投诉与满意度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