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千尺挹清芬——李伏雨捐赠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今天,李伏雨作品捐赠仪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李伏雨何许人也?1924年,他出生于湖南长沙望城,1945年于重庆考入国立艺专西画五年制本科,1946年随学校复员杭州。1949年后,李伏雨一直在杭州市文教系统工作,1984年于西泠印社离休。他在西泠印社工作期间,对恢复杭州市的书法篆刻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对以西泠印社七十五周年社庆为标识表记标帜的恢复印社正常活动不遗余力,尤其是对西泠印社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图片由浙江美术馆提供
李伏雨书法行草具“二王”风韵,挥洒间真情流露,自然酣畅;隶书见汉碑骨力,舒展凝练;楷书得颜真卿精髓,煌煌壮严而不失亲和力;尤精小篆,上承“二李”遗绪,下究清篆三昧,自出胸臆。李伏雨篆刻以秦汉为宗,于明清诸家均有涉猎,仰慕于吴昌硕、齐白石,所作既多汉印,又拟古玺,以浑朴苍劲、整饬沉健为上。李伏雨的诗词吟唱多为即景即兴之作,虽自谓“不谙声韵”,实为言志抒情,扬其“气质与风骨”。
李伏雨作品:篆书 白居易词 图片由浙江美术馆提供
1984年至1986年,李伏雨连续三次参加“中日兰亭笔会”。1986年其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保藏,作品及传略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集》《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卷》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担任责任编纂出版的《吴昌硕作品集》、“忠义堂法帖”丛书、《印学史》等图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6月19日之前,不雅观众们可以到浙江美术馆5、6号展厅欣赏“孤标千尺挹清芬——李伏雨捐赠作品展”,展览共展出捐赠作品80件。捐赠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为1960至1990年间,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主。书法内容大多为自作诗词,篆刻内容具有时代印记。
浙江打造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游你满意】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游客满意度数据,实现旅游业移动端投诉与满意度调查。
